番外篇, 第402章 小说中出现的部分岛屿(2/4)
,多火山,最高峰亚尔托山,海拔1,349米。面积7,213平方公里。人口160万(1980,包括附近小岛)。西南为丘陵地带,东北是开阔的平原。东西两岸多海湾,河流短小。
气候温暖,北部受台风影响。产稻、玉米、椰子、蕉麻、烟草、甘蔗和香蕉等。有锰和硫黄矿。主要城市塔克洛班、马阿辛和奥尔莫克等。
莱特湾菲律宾东部海湾。位于莱特岛东部和萨马岛南面,南接苏里高海峡。入口处为侯蒙洪岛。有良好锚地。地理位置重要。棉兰老岛东岸进入萨马海的必经之地。棉兰老岛在菲律宾群岛南部,全国第二大岛。东临菲律宾海,西接苏禄海,南连苏拉威西海,北邻保和海。南北长471公里,东西宽528公里,面积9.46万平方公里。人口1,097万(1980),主要居民为摩洛人(中部和西部)、米沙鄢人(北部)。南北纵列的山地和平原交错。有全国最高峰阿波山和最长的河流棉兰老河。西南和东北部分别为由棉兰老与阿古桑两河形成的宽阔谷地和沼泽。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港湾。
气候炎热潮湿,大部分地区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产蕉麻、椰子、稻、玉米、烟草、咖啡、菠萝和木材等。工业有化肥、钢铁、木材和食品加工。有铁、金、铬、铜、煤等矿。主要城镇为达沃、三宝颜等。
棉兰老河菲律宾大河之一。位于棉兰老岛中部。源自布基农省东北部山区。上游为普兰吉河,向南流,汇入卡拜坎河后称棉兰老河,最后注入莫罗湾中的伊拉纳湾,全长约300公里。水系处于广阔肥沃的盆地内,是重要的农业区。通航里程有限。河道曲折,多沼泽。
吕宋岛中国古籍称“小吕宋”。菲律宾北半部大岛。是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面积10.5万平方公里。人口2,390万(1980),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居民多为他加禄和怡罗干诺人。北部和东北部山区有矮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三分之二以上为山地、丘陵,最高峰普洛山(2,928米)。平原较少,最大的是中西部中央平原和东南部比科尔平原,以及一些海岸平原和河谷低地。盛产稻、椰子、蕉麻、甘蔗、烟草等。内湖和奎松两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产区。东南部种植蕉麻。
主要河流有卡加延河、邦板牙河等。除高山地区外,气候炎热,雨量丰沛。北部受台风影响较大。东部富热带森林。海岸线曲折,长5,000公里左右。有许多港湾,位于马尼拉湾畔的首都马尼拉是最大港口。主要城市还有碧瑶、甲米地、奎松和黎牙实比等。矿产有金、铜、铬、铁和锰等。
民都洛岛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介于塔布拉斯和民都洛海峡之间。长144公里,宽96公里,面积9,826平方公里。人口66.9万(1980),多为他加禄人,南部有少量米沙鄢人。北部是熔岩组成的起伏高原,南部为低丘陵,东、西沿岸是断续的海岸平原,多沼泽。河流多险滩、急流。气候炎热,雨量丰沛,但有干季。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产稻米、椰子、蕉麻、玉米、甘蔗和水果。特产“他马劳”小水牛。伐木及渔业发达。有铜、金等矿。主要港口为曼布劳、卡拉潘等。
班乃岛菲律宾米沙鄢群岛的西部大岛。位于内格罗斯岛的西北部。南北长152公里,东西宽120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多为米沙鄢人,山区有少量矮黑人。西部山地绵延,海拔超过千米。中部为班乃河各地,地面低平,土壤肥沃,为重要农业区。南面沿海有较大的沼泽。东部是起伏的丘陵区。年平均气温25—28。年雨量1,500—3,000毫米,除东部外,均有明显干季。半数以上的土地辟为农田,稻田仅次于吕宋岛,占第二位,还产玉米、甘蔗、椰子、烟草,水果等。内地山区养马。沿海渔业甚盛。有煤,硫黄、铜、铬、磷灰石等矿。工业以制糖、水泥,木材加工、碾米等为主。主要港口有怡朗、罗哈斯、卡利博等。
内格罗斯岛菲律宾的。在米沙鄢群岛西部,介于班乃岛和宿务岛之间。面积1.27万平方公里。南北长216公里,东西宽40—80公里。人口274.9万(1980,包括附近小岛),居民多米沙鄢人,山区有矮黑人。北部火山绵亘,海拔500—1,000米,有肥沃的火山土,森林茂密。南部也有两座火山。西北沿岸为冲积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年雨量1,500—3,000毫米。河流短小,不通航。产甘蔗、椰子、稻、烟草等。糖产量占全国之半,集中在北部和西部。盛产木材。有煤、硫黄等矿。主要城市为巴科洛德、杜马格特、圣卡洛斯等。
琉球群岛亦称“西南诸岛”。日本西南部群岛。在九州岛与中国台湾岛之间。呈东北—西南向。从北向南,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统称“萨南诸岛”,属鹿儿岛县),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统称“琉球诸岛”,属冲绳县)。面积共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多万(1985)。多低山,最高点宫之浦岳海拔1,935米(在大隅诸岛的屋久岛)。
亚热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