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教谕(2/2)
气,好奇地问道:“听教谕的意思,可是识得家父?”>
王涣回道:“绍圣四年,平夏城之战,我曾在种太尉帐下效力,在回师的时候在秦凤见过抚帅一面。”>
太尉乃武臣之首,然有宋一朝,自神宗皇帝元丰改制后,便废太尉之名,到眼下为之,朝官中已无太尉之说。>
不过朝中虽无,但军中却仍旧常见,军中将校习惯以太尉之名称呼军中高阶将领,王涣口中称着种太尉,自然彼时参与平夏城之战的哪位种家大将。>
种溪闻言,想了想,问道:“种太尉?教谕说的可是我的伯叔,故雄州防御使种朴。”>
平夏城之战就在三年前,彼时以种鄂、种古等为首第二代种家将俱已故去,那个时候种家在军中挑大梁的正是第三代种家将,种鄂之子种朴。>
王涣回道:“正是,我本渭州人,曾为种太尉帐下卫率。”>
“原来如此。”种溪嘀咕了一声。>
有了王涣的这句话,种溪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王涣竟是自己的叔伯种朴的旧部,正儿八经的种家军出身,难怪他觉着王涣似乎对他并无恶意。>
王涣道:“你是种家儿郎,自与其他太学生不同,就算是文臣,也注定是要如抚帅那般领兵,将来你若是遇到了夏军,且不说退敌立功了,若是连弓马都不熟稔,谈何服众,更谈何活命。”>
听着王涣的话,种溪终于明白了为何王涣给其他人分的是箭壶,而分给自己的就是箭篓了,因为在王涣看来,身为种家子,无论文武,都脱不开与西军的关系,又岂能不熟弓马。>
听着王涣的话,种溪的脑袋里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于是道:“教谕说的是,我日后自当多多习练,不负种家之名。”>
王涣点了点头道:“若是如此,自是最好。只是你的底子实在太差了些,眼下又是太学早间习射的时候,我无暇多顾及你,你若是有心,可在下学后再来这里一趟,我再单独教你。”>
喜欢北宋月明请大家收藏:(.sodu777.)北宋月明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