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6章 番外 争斗1(1/2)

京城,三月。

春闱结束,学子们等待放榜前的日子,京中的酒肆、茶肆最是热闹。

首辅褚茂业负手立于二楼包间,俯瞰而下,看着那些聚集的学子尽情挥洒笔墨,眼底多了些怀念。

“不知今年的前三甲又会名落哪位才子。”

褚首辅状似无意地感叹了一句。

一旁的蓝衫男子起身,立于褚首辅身旁,看向那些正肆意比拼才学之人,眼底便多了一丝复杂:“多少年了,再未有人有六元公当年的风采。”

褚茂业神情一顿,眼底的怀念之色更甚:“千百年来也才出了这么一人罢了。”

当年的他自认才学过人,却遇上那位惊才绝艳之辈,便是中了榜眼,也是黯淡无光。

偏偏他心服口服。

“若他还在,那些人又如何敢冒头?”

蓝衫男子握拳,脸上多了些恼怒之意。

褚茂业目光却未移开对面的茶肆,良久方才道:“六元公已失踪十六年有余,我们如何能心存侥幸?知行,这些学子与我们当年赴京赶考时相比,是如何的从容。”

蓝衫男子眸光微怔,定定看向那些学子。

虽是比拼才学,一个个脸上并无忧愁,甚至多了些纯真。

于他们而言,此次便是不中,左不过等三年罢了,自是从容一些。

二十多年前的会试,考生们虽也是诗会茶会,却难掩忧愁。

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过能来赶考一两次。

进京所需盘缠并非小数目,有些人更是掏空家底,一考便是定终身,如何能从容。

“你再看那些做生意的女子,又是如何生机勃勃。”

沈知行顺着褚茂业的目光看去,街道两边有许多摊贩正热情叫卖着,其中不乏女子。

她们脸上堆着笑,眼底的光仿若能照亮人生。

“从六元公改革后,百姓的日子便越发好过,百姓衣食无忧,孩童有书可读,便是女子,也可走出家门,谋得一份差使养活自己。我等既在朝中,又如何能任由此等景象被摧毁?”

褚茂业双眼始终落在各色人身上。

沈知行转过头看向褚茂业。

褚首辅只花了十六年便入了阁,又花了六年熬成首辅,如今不过五十多,已是满头华发,面容消瘦。

沈知行心生悲凉:“我们老了,如何能扛得起这偌大的江山?”

褚茂业放在窗台上的手缓缓收紧,转头,却是目露坚定:“我等多扛一日,百姓就可多快活一日,如何能退?如何敢退?”

沈知行喉咙发紧,只长长叹口气。

“若逾白还在……”

后面的话就说不出了。

当年逾白在朝,即便还未入阁时,便将朝中那些反抗势力与那些大地主、宗室、士族们压得不敢动。

待他入了阁,任了首辅,朝中政令更是频发。

那方才是最难之时。

如今他们想要维稳,已然尽了全力,那些改革举措依旧被各方反抗势力蚕食。

自天元帝薨逝,太子继位,取年号继元,宗室便日日施压。

继元帝性并不如天元帝那般刚硬,也未有天元帝那些手段,被宗室压着一步步退让。

好在继元帝乃是六元公的学生,深知改革之利,便多番扶持改革派。

沈知行自认为官平庸,却也爬上了工部尚书。

卫风与褚茂业皆入了阁,纪兴正也任了刑部尚书。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是节节败退。

“江山太重,你我终究有一天会倒下。”

沈知行喟叹一句。

褚茂业动容。

实难想象当年沈逾白如何以一人之力扫除障碍,将那被万千人反对的改革之法推行。

他只知沈逾白难,及至自己任了这首辅之位,方才知晓整个大越的担子有多重。

褚茂业终于还是将手放在了沈知行的肩膀上,瓮声道:“六元公以一己之力扛着大越往前走了五年,我等自不如他,那便五人、十人合力扛。”

“既未倒下,扛不起也需扛着。”

褚茂业的牙早已松动,此时仍旧咬紧牙关:“这大好的江山,必不能葬送在你我手中。”

这些年,大越的猪儿狗儿们已经可以成长为茂业、耀祖,如何能让茂业耀祖们回到泥地里打滚,变回猪儿狗儿,如何能让猪儿狗儿们世世代代只能是猪儿狗儿?

沈知行动容,只道:“明日弹劾吧。”

两辆马车从茶肆分开。

夜间,褚茂业做了个梦,梦见村里人来他家喝粥,喝完摸一下他的头,交代一句“猪儿好好读书”就离开。

每年那一日,他的头会被摸几十下。

半夜醒来,他便睡不着。

褚夫人跟着坐起身,心疼道:“老爷这些年老了许多,若熬不住,便致仕吧。”

褚茂业瓮声道:“我不熬,子孙便得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