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一三六(2/2)

命的?”

立时,这句话引起更多人赞同,有个年轻文官也看看长孙无忌与李绩,壮着胆子便先道:

“可不是?

别人不提,咱们太尉大人与英国公二位,家里前些日子不都碰上过几个出身高百二国的刺客么?

真是……都这样了,还论什么仁信义礼?若是有朝一日他们把人都送进宫中剑指龙榻之上了……才算可以还击之时么?”

“那也要讲大国之名……”

“人都死了还论什么名不名的……”

“报!”

正争论得热切时,一声长长急报声响起,立时,舍内一片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那个匆匆奔入,满面灰尘之色的背旗兵士。

长孙无忌与李绩也齐齐睁开眼,看向那个流星飞马探子,奔到面前,叉手行礼,单膝头后,满头大汗面带紧张之色道:

“流星飞马六百里急报!

高句丽国中日前突起民暴!泉盖苏文次子泉南建季子泉南产被伤!”

一时间,诸臣哗然,但立时又静下来,听那飞马探子继续道:

“另据所传消息,皇后娘娘近侍,神凤卫大统领玉明玉将军与其师剑侠慕容氏,因奉皇后娘娘密令,暗中护送新罗国主所遣密使金氏二人归国。

其途中救下被一支东瀛皇室暗卫追杀不止的大唐商队,后方知此队人马之中有高句丽国中难民逃出。

据这些难民所言,高句丽国中日前民暴,起因乃是大相泉盖苏文为谋私利,假利民利国之由,收其国中贡盐水晶碎为私贩聚剑之用。

且之与百济东瀛两国皇主暗中相谋,共以此物经百济转运东瀛然后售卖他国,以易之兵武珠宝备军战之用。

高句丽百济两国欲并新罗,攻我大唐,灭金官伽,三分其土等谋……均有剑侠慕容氏在那些被俘获的东瀛暗卫身上搜出的三国密信可证!其上加盖有高句丽国玺,泉盖苏文金印,百济国玺,国中大将鬼室福信金印,以及东瀛帝主国玺印与中臣镰足金印!

另,有神凤卫玉明玉将军与新罗国花郎少将金德俊出手相救的难民一百九十七人,与相俘的高句丽泉氏亲兵数十人可为人证!”

一阵静默之后,突然间爆发出了一阵惊天之哗!

愤然与奋然的情绪漩涡中,所有人都在心中暗自惊讶着同一个问题:

那位刚刚因为暑气过热就昏倒了的皇后娘娘……到底是有怎么样的惊人之慧,竟能明略如此?!

……

所有人都在热议着这桩足以定下高百新三国终局的大事这冥顽。

洛阳宫中长生殿。

几乎是一路狂奔而来的李治终于可以停下脚步,喘口气,目不转瞬地盯着榻上神色恹恹的媚娘,难忍心痛地微微红了双眼,转头低喝道:

“娘娘孩儿心性起了,你们便也要跟着她胡闹?!什么身子了,还容她去亲蚕!”

一边儿玉如扑地下跪,好半晌才道:

“请主上赐罪!”所有侍臣见状也跪了下来,李治也只得摇头:

“罢了,她的性子……你们起罢!”

诸侍这才平身谢礼,李治又一挥手,诸侍退下。玉明见李治也有意将她摒退,便立时一礼离开。

出殿时,却正与端了药汤入内的瑞安打了个照面,于是做了个眼色,示意他小心些。

瑞安头,却不以为意只端了汤药入内,眼见媚娘醒转,正待说话时,却猝不及防听得刚刚左右看了一遍她全身上下安好的李治,对着她突然面色大变,大发脾气:

“你可闹够了没!?”

莫说媚娘一脸错愕,便是瑞安这辈子也不曾见过李治这般面如寒冰大声怒喝的样子,一惊之下脚下一滑,一个趔趄险些将手中的汤碗抛了出去。

好在他最终把得住了脚,终究稳住身形,可这一来,他站在离榻几步远的地方,却进也不敢退也不能了。

另外一边,媚娘呆呆地看着李治,满面惊怔。

李治咬牙,一边儿伸手揪了一条刚刚浸换了清水的巾帕过来用力拧干,一边儿将巾帕搭在她额头,继续斥骂:

“前些日子你说不舒服,我便知你只因着那些懊糟事不喜,想着你总是最会照顾自己,能清静清静也好不会有甚大事,这才肯让你自己呆这几日……

可你呢?你呢?!”

李治这般一迭声地问,却教媚娘又是莫名其妙,又是委屈难抑。

于是一赌气从额头上扯了巾帕下来,用力一丢,扑地一声丢在李治怀中,转身便躺倒在榻上默默流泪。

李治见她这般倔强不服,又是心疼又是心酸,忍不住便又气红了眼眶骂道:

“你还觉得委屈了啊?!你还觉得气了啊?!你还觉得冤了啊?!

你自己说!这等天气,你去亲什么蚕……你你你,你这般任性时,可有半儿想过我和弘儿贤儿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