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成宫内,阴云重重七(1/2)

后,事平,太宗令场内诸人,不得将此事外露,动摇民心。且又着承乾青雀一同将那数百刺客押至大理寺,交长孙无忌亲审。务必要问出幕后主使。

长孙皇后抱得爱子幼女归,当真是恍若两世为人,悲喜交集,承乾青雀也是又庆又痛,然一来诸事未定,二来太宗抗敌时,亦身受重伤。长孙皇后不得不将刚刚大难幸归的爱子幼女交与花言,自己亲侍太宗之伤。且又命兄长长孙无忌对外宣称,太宗只是因侍顾自己之病,而染恶疾。

……

次月,太宗之疾稍安,海内庆之。

又次月,大理寺密报太宗:此番行刺诸客,均为前朝旧宗,似与宫内某妃有私。请太宗彻查内宫。

太宗大怒,本着大理寺严查,后接王德传来皇后手书密纸后面色一变,微考片刻即令大理寺将此事密不可发。

然长孙无忌等人终究知之,齐齐上奏,请太宗准大理寺彻查之奏。

太宗无奈之时,长孙皇后突然而入,与诸臣一番言谈之后,诸臣拜服,均表示,愿遵太宗命。永不再提彻查之事。

太宗大慰,轻抚皇后道:“朕之一生,何其所幸,即得天下,又得无忧。”

……

是日夜。

稚奴坐在圈椅中,与长孙皇后学着弈棋,突然开口问道:“母后,您为何不让父皇彻查?此行岂非干政么?您一向不喜理会政事的啊?”

“稚奴,自古以来,这皇家前朝后廷,便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如此。若妄动,恐怕反而会逼得那些原本已然沉寂下去的,又再次起意。此其一;

同样自古以来,后廷若能平波不动,前朝也便可得大半安宁。此其二。再者,母后身为后廷之主,既然出了这等事情,理当替你父皇分忧。此其三。”

长孙皇后淡淡笑道,同时伸手,将盘上棋子提起数枚。

稚奴一看自己又输,倒也好性儿,只是要再下一局。

长孙皇后见爱子耐性十足,心下宽慰,又道:“稚奴,你要永远记得。任何愚蠢之人之事,都不要亲自动手。因为不值得。只要做好你自己的事,过好你自己的日子,这些人,自有他人替你解决。”

“因为稚奴是皇子么?”

“不,不是。因为愚蠢之人,自当树敌无数。既然敌人不只你一个,你又怎么知道,这些敌人中,没有比你更想此人早些结束的人呢?”

长孙皇后淡笑。

一月后,长孙无忌乃查明,此行刺之人,实为已废为婕妤之杨氏玉婉因恨妒长孙皇后,便与外朝勾结,欲借前朝宗女杨妃淑仪之名行杀太宗屠尽长孙子之实。

然她百般算计,终不敌前朝余孽心计,竟也利用于她,一步步隐入内廷,继而谋刺。

事败后,杨氏玉婉惶惶不可终日,却因此被**一宫之郯王生母,王姓宫妇窥破其机。

王姓宫妇深恨此女当年因无子,便强行过继爱子,且不允母子二人相见。又在自己身怀有孕之后,有意弃子于不顾,且还害了郯王。于是当下拿了杨氏与外臣通信为证,向长孙皇后密告之。

长孙皇后得知大惊,急忙令人请太宗至大宝殿。太宗至,知为杨氏所行,大怒。长孙皇后以自己柔懦昏德,竟险些置大唐江山于险地之罪,求废号,只留后位。太宗坚不与允。且更召入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要臣,同商此事,共勉皇后。

因众臣所请,又兼之六宫诸妃知事,俱前来抚慰后心,太子承乾与越王青雀,更欲以身代母受刑。长孙皇后这才罢了自己废号之请。

太宗因此更怒杨氏,当场斥令内侍监拿了那杨氏来,欲行之问罪。谁知,那杨氏一见自己信件丢失,便知死期已至,遂更不愿牵连家族,自行了断于宫中。

太宗与皇后闻之,皆恻然,念其育龙子之德,且留其全尸,仍留婕妤号,令且葬于皇陵东南。其家族因皇后故,无罪。然全家为长孙无忌所忌,终究迁离,后其弟辗转,弟孙终落于蜀州,生女杨玉环……

此乃后事。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子承乾纳妃苏氏,太宗与长孙皇后大悦。然半年后,高祖李渊、长孙皇后生身母赵国太夫人高氏双双百年。太宗长孙皇后大哀,几不成人。

长孙皇后旧有气疾,今因此二事,气疾复发。皇后病重。

……

是年重阳。

今日本为太宗携皇后长孙氏,率文武百官同贺重阳,并共饮菊花酒之日。

然长孙皇后晨起时,便又是一番不适。太宗本欲着太子代行,却又被长孙皇后劝不可溺于**之事,只得陪爱妻服了药后,便允诺早早归来,令幼子稚奴与一众宫人侍奉好娘娘,有事急奏之后,恋恋不舍而去。

……

宫中,现下已然只剩下捧着书卷的稚奴与倚于床上,看着稚奴的长孙皇后了。

“母后,稚奴实在不明白。”时年八岁的稚奴,终究忍不住道:“母后为何这般忍让?您可知,此次父皇因为没能与你同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