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日月明空,弘治暗争八十三(2/3)


忠儿,若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李忠张口,欲言,却不能答。

李治头:“是啊……当初你的母亲,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被朕选入东宫,充为侍嫔,走向她如今已然定下的那个结局。另外一条路,朕也可以不选她,由着她入了正宫,成为你皇祖后廷之中,无数直到白发不得嫁的宫娘中的一个,又或者被指配与哪个亲王皇子,成为一个因为出身不受宠爱甚至受尽虐待的侍妾……你觉得,于她而言,若她能有机会再来一次,她会愿意选哪一个?”

李忠沉默——他也只能沉默。因为以他对母亲的了解,他知道,母亲的选择,依然是前者。

李治头再道:“你的母亲是个好女人,所以为了你的外公考虑,她必然会知道,进入东宫,成为东宫储嫔,才是对你外公最好的结果,也是对她而言,最有可能安得一生平定的结局。

只是……”

李治目光黯然:“她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原本注定的结局之中,她动了情,也起了念……更加有了你。”

李忠咬下唇,半晌无语。李治闭目,长吐口气,好一会儿复张开眼,看着李忠,平静道:“所以你可以恨朕,可以怨朕,甚至可以一生都不能于心中宽宥于朕。可是……你没有任何权利说朕做的不对。因为朕能给你母亲的,都已给了她。”

“是吗?可是当年母亲受了那么多的委屈,父皇真的想过她吗?照顾过她吗?若非如此……”

“若非是她,有些委屈与痛苦,或者根本不会发生。”李治打断了李忠咬牙切齿的话,平静道:“你或者会认为朕有心替自己洗清这不仁不义之名。然从大理上而言,朕该做的,都为她做了。是她一步步把朕逼得不能不坐视不理的。”

李忠一怔,李治叹了口气,看着他,犹豫了一会儿,才轻道:“因为,如果不是你的母亲为救你外公,向王萧二人施了手腕,出卖了你如今的母后,或许后来……”

李治叹息轻道:“或许她也好,朕也罢,甚至是你的母亲自己都不必再受尽苦楚,吃那么多的苦。”

李忠愕然沉默。

……

片刻之后。

太极宫,立政殿。

媚娘立在阶上,看着立在阶下,背对着自己看天空中月亮的李治,好一会儿,嫣然一笑道:“你在那儿,呆呆地看什么呢?”

李治头也不回,垂首而笑:“月亮啊。”

“月亮?”

“嗯……方才,有人说了一句挺有些意味的话,他说……”李治顿了顿,回身,负手侧立,月光雪色之下,对着媚娘温然一笑:“说朕好像是月亮一般,永远都只能在夕阳西沉之后出现。”

媚娘想了想,却失笑道:“是么?这个问题却是说得有趣……只怕也未必便对呢!”

李治挑眉,看着媚娘:“何意?”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天空中,便有了日月轮替,方生昼夜之说。可是……到底是先有了夜,还是先有了昼。这大地上到底出现的第一个是太阳,还是月亮……却是谁也不能说得清得罢?怎么就只凭着一句话儿,治郎便以为,月亮便是注定只能躲在太阳之后出现的呢?”

媚娘徐步而落,走到李治身边,扶着些腰身,含笑问之。

李治一怔,半晌突然浮起一抹大大的笑容,伸手将她揽入怀中,紧紧想拥。

……

九日后。

开朝。

唐高宗李治当朝受上表,乃感太子李忠每每自哭诉性子极为柔弱,又兼之病体不安,实难承国储之重,着除春宫之封,易而为梁王,实封赐藩,格外恩重,另旨准其半旬之内择吉期起程,赴梁州受大都督之职。

旨意即出,满朝默然。

紧接着,李治再行宣旨:眼下国储位虚,实不可久,着令百官思虑之后,乃议新储。

……

午后。

长安城。

西市一家楚馆之内,最里间最隐蔽的小阁楼中。

几个正值红牌封名的姑娘们都侍在这里,或吹或唱,或舞或戏,各为左右而侍。上位坐着的,却正是许敬宗与李义府二人。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不多时,几个人便各自有了些酒意,李义府见许敬宗已然开始将头埋在那为首的红牌舞娘怀中吃起豆腐来,心知他一旦开了头,便断然唤不回来神儿的,于是急忙便道:“大人,咱们是不是且先将那些事给断了个分明,再……”

许敬宗倒也不迷,他抬头看了看李义府,心里虽有些不痛快,却也明白他说的不假,于是懒洋洋地又亲了一口那舞娘,这才一挥袖,斥退了一众女子,只留下他们二人。

李义府见许敬宗左右观视,乃笑道:“大人不必担心,学生早已暗中安排了,眼下屋外尽是咱们自己的人。而且这里僻静,但凡小一儿声音的,便再无人能听得到了。”

其实他办事,许敬宗倒也是放心的,只是样子难免要做一做,于是便头道:“如此即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