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6章 工人郊区(2/2)

塞纳河边运到千家万户,也是一项有固定收入的事业。

“不过卖水人之间常常因为地盘的问题产生纠纷。他们有自己的帮派,警察也不敢多管闲事。”

毕竟这个行当没什么成本、几乎稳赚不赔,人人都挤破头想进入;没有法律和政府维护秩序,那么他们就会自个儿制定“秩序”了。

还有木匠、铁匠、建筑工、油漆工、屠夫、渔贩,一个个在窗框的视野里向后退去。形形□□的人们或者不耐烦的大喊大叫,或者肆无忌惮地大笑。铃铛声、锤击声、磨刀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我好像听到了扩音筒的声音?还有鼓声?”

“那是市政厅的人。他们在宣读市长的指示。大概是从哈贝码头传过来的。”

玛丽仔细听了几句,似乎是在提醒市民防范小偷。

扩音喇叭的粗糙的声音才停了不久,吉普赛人的乐器又响了起来。

热内忍不住抱怨:“天啊,这里的吵闹一刻也停不下来。”

玛丽却适应良好。比起安静雅致的贵族区,她甚至觉得这才是巴黎的心脏,这些声响就像强有力的脉搏。这里的人打扮朴素,好像扑着一层灰,但面色是真实的红润,眼睛里是勃勃的生机。他们依靠双手劳

作,而不是靠着祖辈积攒的权势和财富,整天无所事事地打牌、闲聊。

——贵族们的这副德行,不是因为他们可以这么做,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应该”这么做。一位真正的绅士是不能从事任何职业的。他可以培养自己的一项或几项爱好,在国王的朝廷里有几位朋友,可以为领土、为荣誉、为国王而战,然而他绝不能具体地“工作”。那是下等人才干的事。

在战火纷飞的中世纪,作为民众的保护者,他们还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尊重;但在17、18世纪,□□的出现使得贵族在战争中作用降低,军费成日益增长,持续已久的战争使得国家债台高筑,为填补赤字各种征派持续不断,贵族也越来越显得像不事生产的寄生虫。

难怪攻陷巴士底狱成了封建□□的象征——除了因为这里关押着国王的犯人,又何尝不是因为它是底层民众与上层贵族之间泾渭分明的界碑呢?

作者有话要说:  里沃利街:ruerivoli

....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