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1章 汪汪汪(1/2)

不怪袁阁老见识少,海运都多少年没开了?宋朝海运繁盛,那是由于朝廷也随着掺和。徐景昌带着个废物邱世子,小打小闹的,能有几个钱?海上风浪大,又常受台风所扰,为了省钱才走海运。内河则安全的多,避开冬季结冰,怎么看都比海运强。大商户不怕花那几个银子,故有钱的还走运河。加之天下都知道盐商才是豪富,一个跑运输的能有几个钱?他就不知道徐景昌玩不是运输,而是走私。没有海运,便没有海关。徐景昌连税都不交,赚来的全是自己的。岂有不富之理?

袁阁老还在思量,他与刘永年算得上一表三千里了。此时来信献计,是什么意思?诚然朝廷没钱,然他的折子递上往,直接就断了福王的财路。仗着圣上固然不怕,只是有必要得罪福王么?可不从私心来看,朝廷开通海运确实是个好计。靠着刮地皮,壮盛时代才不到三千万两,而南宋随便就上亿。想想岁收翻五倍还不勒掯百姓,还是很诱人的。徐景昌玩不起大的,朝廷能玩。刘永年坐拥无数山林,可养蚕桑,他是想跟洋人贩丝绸么?

作为豪强家族的一员,袁阁老自是知道所谓重农抑商,重的不是农,而是土地。官员哪里有闲工夫往打理那么多生意,更懒的治理复杂的贸易。那么就把贸易卡逝世,让土地附加值不停的往上翻。不用干什么,坐等发个水灾旱灾,甚至朝廷执政偏差,就可以轻轻盈巧的变成大庄园主。但作为首辅,他知道再这样下往不行。前三年的风调雨顺是白捞着的,偌大的国家,年年都有灾荒。土地吞并到今天,不是节流就能解决,必须开源。

袁阁老不想得罪福王,于是他没有上折子,而是利用单独议事的机会,将打好腹稿的海运方案,以拿不定主意为理由,口述给了圣上。

圣上眯了眯眼:“阁老感到可行?”

袁阁老沉稳的道:“从史书上来看,番邦对我们丝绸茶叶与瓷器,趋之若鹜。臣曾见过倭缎,远不如我们的锦缎。朝廷出资的作坊,或可收拢流民,使之有安生立命之所。再则灾荒太多,民间溺毙女婴成风,长此以往阴阳失调,不利于国运。纺织是女子本业,她们能赚口粮,百姓便不会轻易舍弃。再则且看南宋,孱弱的偏居一隅依旧富饶。虽不敢北伐,但抵挡了蒙古十几年。当年的蒙古横扫一切,也就南宋抵抗的最久。若非蒙古用计,理宗又实在无能,未必就能灭国。”宋史,是很为难的存在。华夏的规矩是后面的朝代修前面的历史,多少有些贬低,但宋朝与蒙古仇恨太深,宫廷里的材料又被金国毁于一旦。但即便如此,宋之繁荣都让人无法疏忽。元朝不拘束贵族经商,至少中枢是富有的,他们只是不会统治而已。断尽科举,就断尽了盼看。元朝要开科取士,还不定是什么样子容貌。

圣上真的穷太久了,早些年逼急了还能抄个家什么都。这些年都不富饶,便是有钱的也很低调,再则朝廷要用人,不能做的太过。好轻易攒了些银子,一个灾荒全给抛了出往。他堂堂天子,竟远不如江南豪族豪华。他是真想夺盐商之财,却是盐商族人多在朝为官,盘根错节,不好转动。圣上此刻看哪个有钱人都不顺眼,恨不能效仿朱元璋,杀他个血流成河。

可海运是徐景昌的,换言之,那是福王的。饶是从古至今的天子都是厚脸皮,圣上也感到有些过了。一个乖巧的亲王,除了有些小任性,挑不出任何错来。他却一次又一次的坑他。明知道他在意什么,偏偏为了局面,数次就义。圣上深深叹了口吻,挥退了袁阁老,又使人唤了太子来。

太子听完圣上对海运的分析,当然兴奋。他跟福王又没情绪,抢就抢了。稍微迟疑了一下,就道:“不好太委屈了十一弟,我让个庄子与他。”太子本来是亲王,分府的时候自是有田庄。被削成了郡王,也无人打田庄的主意。与先太子生来是太子不同,他立为太子后,谁也不会无聊的要他把庄子上缴,故他的手头比先太子还宽裕些。皇子不止一处庄子,通常京郊有一个,外省还有几个。圣上想夺福王的财路,福王不会记恨圣上,难道就不会记恨他?将来天下都是他的,这个时候也就显的格外慷慨,准备把自己京中的庄子赏与福王。省的被那家伙惦记上,给他在圣上跟前下黑话。一个田庄而已,作为太子,赏的起。

圣上有些头痛,真的没方法跟小儿子交代。想了半日,才道:“罢了,加封徐景昌之妻为东湖郡主吧。”

李兴怀怔了下,之前圣上教导他,有机会废了叶庭芳。现如今因对福王的愧疚,反悔了?垂下眼,是了,那是福王的人。封了又废,真是太打福王的脸。如今为了海运,只得再次让步,可见世事无常。幸而此事还不曾同父亲说,便只当做不知道吧。

太子沉吟:“这样的话,东湖会成为叶氏的封地。”

圣上疲惫的道:“做事留一线,逼急了,你十一弟非闹腾逝世不可。郡主的年俸才五千两,他们两口子名下一寸田土都无。五千两裁衣裳都不够,好歹是郡主,亦是朝廷脸面。”定国公府只剩祭田没查抄不说,徐景昌还出族了。无官无职,回京更是只能依福王而居。圣上不想封赏太过,可也不能叫人家没饭吃。再夺了他们的港口,还不知那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