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163章 美械师(2/4)

就把部队调了上去。

我提着步枪正想像上回一样爬上高地打狙击,但很快就发现那地方已经被越鬼子的迫击炮给盯上了……几发迫击炮炮弹在高地附近炸开,而且炸点还逐渐往高地中心移……很明显,这是越军炮兵观察手在修正弹道,现在的他们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我上去后用一片炮弹覆盖了。

于是我就只能上去的冲动给强压下来……那地方虽是狙击的好地方,但却没有坑道可躲,一片炮弹后只怕我就会被大卸八块了。

“注意不要过早暴露我方火力点,把敌人放近了再打!”罗连长不断地朝对讲机下着命令:“一定要沉住气,把敌人放到两百米范围内再开枪……”

罗连长这个命令当然是对的,特别是我们面对的还是越军美械师……美械的特点就是射程远精度高,比如这些越鬼子手里拿的16……其射程都达到了600米,远超k47三百米的射程,甚至还超过我军56半的四百米,而其火力比起47来也是有过之无不及。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16这么好,为什么在美越战争中却饱受诟病呢?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保养困难、故障率高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越南多是山地和丛林,这样的地形很难发挥16射程远、精度高的优点。

就像现在这样……罗连长下令把越鬼子放到200米的时候再打,一方面是因为在这距离上越鬼子基本也都在我军的射程范围内,于是也就无所谓谁的射程更远。另一方面……则是200米这个距离对于新兵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距离,否则,若是放得太近的话,越军就可以猛冲几步往阵地上投掷手雷。这对新兵来说显然是很难防范也无法承受的。

从这一点来说,也可以看出罗连长在指挥上的确有一手,这也许就是从军事院校出来的长处……对各种装备的性能和战术都有一些了解,并在战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反应。

只可惜的是……这一回的指挥并没有这么顺利……罗连长话音刚落就听到419高地上的枪声响成了一片。

“怎么搞的?”罗连长冲着对讲机大发脾气:“不是让你们放近了再打吗?”

“报告!”对讲机那头传来一连长气急败坏的声音:“是营长下的命令,再加上战士们心里紧张,所以就……”

听着这话我和罗连长不由面面相觑……看来四营长并不能说被完全架空。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要知道那些新兵都是头一回见到这场面,看着敌人一步一步的窜上来哪能不紧张的,所以就算明知道营长的指挥不靠谱,但在一声“打”之后,还是会因为心中的恐惧而情不自禁的扣动扳机……

于是这下就正中了越鬼子的奸计了,首先是16的射程比我军手里的56式要远那么两、三百米,越军完全就可以在我军射程之内在16射程之内射击……也就是说越军打我军有准头,而我军越军只能靠运气。

其次,两军相距的距离较远……这也是由越军16的射程决定的,这使得越军完全可以一边以单兵武器火力压制一边还可以召唤炮火支援。(如果两军距离近的话,炮火会误伤)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越军炮兵观察员可以从容不迫的引导炮火将我军阵地上暴露出来的火力点一个接着一个的敲掉……

于是下一秒,罗连长就朝对讲机里大喊:“撤退!马上撤退!”

但没过多久,对讲里就传来一连长的叫声:“罗连长……营长不让撤退,说是谁撤就打死谁!”

完了……我和罗连长不由张大了个嘴巴呆愣当场,我们终究还是没能阻止一场悲剧!

第四十五章误伤

“轰轰……”

就像我所预料的那样,接下来越军就是一发一发炮弹的419高地上砸。

迫击炮的准头不够?似乎也没关系,越军有炮兵观察手的不是?他们要做的似乎就是不断的朝后方的迫击炮手报上一组组坐标,然后就可以等着那些炮弹一发接着一发的在山顶阵地上炸开。霎时419高地上就是惨叫声一片,解放军战士们被一个个抛上了半空,迸出一片血光后再重重地摔了下来。

“七班长!”罗连长朝身后大叫:“把越鬼子的炮火给我压下去!”

七班长就是马克思,也就是我们的炮兵观察员,对于像压制敌人炮兵这样的工作自然就是由他来负责了。

“是!”马克思应了声,当即指挥着我们连队的几门迫击炮打出了一发发炮弹。

但是……很明显的是我军迫击炮没有越鬼子多,原因是越军把我们这个方向当作进攻的重点,所以在这个局部地区越鬼子的兵力和火力要比我们多得多,这也就使得越军可以从容的把迫击炮分成几批与我军进行炮战。

也许有人会说……那团部、营部的火炮呢?还有远程炮火呢?

远程炮火一般是用于覆盖开阔地带或是正斜面的越军,这时越军步兵在另一个斜面朝我军进攻,而越军的迫击炮则一个个都躲藏在另一座高地的斜面后……于是远程炮火就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