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半年发展(2/3)
条村的死活,自是引起了众怒。
常定乡十八村,村村都有潜渊卫的战士,他们接受的是忠诚教育,哪怕那些不同意的富户,有着士族豪门背景,又或者是村中说一不二的耆老和族长,在潜渊卫眼中,都是没有任何震慑力可言。
借着众怒,潜渊卫的班底拉起一些血气方刚的青壮专门到富户门庭闹事,那些富户自是无从抵挡。
在这个世界,到底是武力为王,豪门富户,能掌握权柄,依靠的还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力!
如今常定乡的武力都集中在楚河手中,大同县衙又靠不住,士族豪门更是早早的逃出了大同县,常定乡的富户最终只得服软,一一立下契约,将田地租给楚河。
那些真的冥顽不灵的,如胡家庄的胡家,心腹管家居然率领了上百家丁,誓死保卫家主的田地,楚河也满足了他们的誓死要求。
一百潜渊卫轻易就攻下了胡家堡,为首的管家当众处死,那些家丁也是送到了矿场服劳役,出来的希望估计是十分渺茫。
当然,楚河也不至于贪胡家堡里面的财物粮食,而是大方的分发给胡家庄的村民佃户。
胡家本来就不得人心,楚河的仁义手段,更是让楚河名声大涨。
少数还想顽抗的富户,一下子就吓得浑身发寒,不少村民甚至还高呼着要请来潜渊卫杀了他们这些为富不仁的富户,分了他们的钱粮。
这些家伙哪还敢顽抗下去,纷纷派人到清河村求情,愿意接受清河村的改造。
楚河双管齐下,软硬手段兼施,常定乡很快就彻底的纳入了潜渊卫的掌控。
清河村现在的养殖专业户,可算是大大的涨了一回脸,在楚全的派遣下,纷纷到了其他村子,指导其他人养殖牲畜之类的。
对楚河来说,给常定乡三两万人找到一条出路太简单的,反正工作的岗位太多,矿场、炼铁厂、建造城墙,改造房屋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在这个乱世,钱粮便是一切,楚河现在粮草充足,潜渊卫不但瞬间扩张了两倍人手,楚木楚石和楚黑子、楚渊这两股山匪,也是急速扩张。
他们招收山匪更是简单,来者不拒,牵家带口也可,反正能逃到这里的流民,大多都是青壮或者身体较好的老幼妇孺。
有了以前的上千经过严格训练的山匪为班底,招收个三几千新的山匪,绝不是问题。
新加入的山匪,不可能抱成团,楚木等以雷霆手段惩治了一些不服管教的兵痞、青皮刺头,新加入的山匪很快就服服帖帖,反正有饭吃就行了,训练辛苦一点就辛苦一点吧。
要不是真的被逼得无路可走,这些流民也不是天生就想当一个六亲不认满手血腥的山匪。
在这之前,他们大部分都是老实的农夫而已。
楚河手底下的兵将,就在短时间内,以惊人的速度在膨胀提升。
不过,新加入的兵马和山匪,要形成战斗力,还是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大同县那边,也不知是不是不知道清河村的动作,还是那五万石米粮的作用,反正对清河村是不闻不问,甚至还把楚文派了出来,担任了常定乡的乡正。
楚河琢磨着如今手下的兵马已经够多了,在转化为战斗力之前,再招收也没有意义,便一心一意的开始训练兵马,至于其他的诸如生产种植等事宜,自是有楚家众人负责。
转眼,几个月时间过去了。
楚河一直在常定乡,但自是派出人手,打探外面的情况。
不出楚河所料,黄巾军已经与孟获联手,连下蜀国南部的多个郡县,兵锋已经逼近秦州城,据说超过五十万联军。
要不是秦州得到其他州郡的相助,恐怕早已经被孟获攻占下来。
不过,从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秦州城已经彻底落入下风,兵马无法出秦州城一步,被孟获攻陷是迟早之事。
更远处的消息,楚河派出的少数探子,则是完全打探不到。
但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估计再过半年,诸葛文相的大军,就会平定益州那边的雍闿军队,然后与南蛮军队大战一场。
不过,不管外面的请如何,反正黄巾军和南蛮的兵马,都没有出现在常定乡内,给了楚河一个宝贵的发展时间。
三千潜渊卫,战力自是越来越强,兵甲也是越来越多,部分潜渊卫的精锐,甚至已经炼成了二重金钟罩。
这些精锐潜渊卫,力量都是两千起步,身上带着两三百斤的装备就跟没有东西一样。
五百强弓手,五百刀盾手,五百钢枪卫,这一千五百的精锐潜渊卫,皆是披坚执锐,十石钢弓、两米厂的陌刀、半人高的钢盾,四米长的钢枪,镶嵌钢铁的皮甲,可算是武装到了牙齿,足以对抗寻常的一万大军。
另外一千五百的预备役,也是人手钢铁兵器,战力远超大同县那边的兵马。
山匪那边,虽然不能与潜渊卫相比,但这六七千的兵马,和蜀国军队相比,怕也是要胜上一筹的。
这几个月,涌入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