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陈(修)(2/2)

东观,故而也称《东观汉记》,与《太史公书》、《汉书》并称‘三史’。它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前后由班固、伏无忌、崔寔、马日磾、蔡邕、杨彪、卢植等当时名儒共同编撰。代表着官方意识形态对东汉一朝历史的态度,对以往帝王将相的盖棺定论,一个字都马虎不得。

惋惜后来遭逢董卓作乱,大驾西迁,很多典籍经书都被放弃散逸,《汉记》的编撰工作不仅陷进停顿,更是因此而损坏大半。好在蔡邕重进天禄阁修史之后,凭着往日的记忆开端了慢慢的修复工作。

天子对此事一直都很重视,他盼看能通过诸如蔡邕等权威人士的编订,将《汉记》的正史地位断定下来,他的主意一直都是:历代天子不能由任何人污蔑诽谤,要在保证天子尊严的条件下,论述是非功过。

这个请求就给了蔡邕很大的编撰难度,尤其是他重要编撰的是孝灵天子的本纪,这就更让他在字句上不断考虑,导致进度缓慢。

“不是说让郑公也随着参与进往了么?他与卢公是同门,在经学属文上应有独到的成就。”天子点头说道:“光禄勋曾经不是在东观参与过编撰么?杨公回中台传诏,让光禄勋也参与编史。”

蔡邕与郑玄到底与关西人走得近,让他们主持编史难免会造成必定的左袒,天子为了安杨氏的心,让杨彪也随着参与进往。

“臣谨诺。”杨琦倒也不急,反正他已经与天子在对付马日磾的事情上达成共叫,之后就等事情发展就好了。

“士孙公既为司空、录尚书事,又是尚书令,职务繁多,难免会有不济之处。”天子叫住了正筹备退下的杨琦,吩咐说道:“杨公也一并传诏,拜尚书仆射杨瓒为尚书令,尚书吴硕迁仆射。”

杨瓒得迁倒还好说,是天子重新扶持杨氏的一个开端,也是向外间开释的一个信号,表现杨氏在天子心中仍然是不可或缺。至于吴硕,可以说是尚书台的不倒翁,先是奉承董卓、后来依附王允、王允倒了以后又赶紧往拜见马日磾,等到董承以外戚之尊强势崛起,他认为董承这个外戚压倒马日磾是早晚的事,故而有投奔董承。

期年之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尚书郎爬到尚书台二把手的地位,杨琦心里固然有些鄙夷,但也不得不承认此人在钻营一道上的能耐。

更让杨琦多想的是,天子这回提拔吴硕,似乎别有用意。

诶,一写到天子出场的章节就很慢,什么都要推敲==抱歉抱歉,今天还有一更,我吃个晚饭再补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重铸天宫 最耀眼的你 超级合成系统 抗日之特战狂兵 异界之战神纵横 宠妻如命,总裁他坚决不离婚 书中游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