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大坪山路(1/2)
大坪寺为峨眉山古刹之一,位于峨眉山中锋。
清顺治八年(1652年),由明末避世的得道高僧松月法师开山主持修建。原为“净土禅院”,地处悬崖陡峭的孤峰之上,故人迹罕至,为闭关静修的好去处。
因居山之顶,又是个土坪,故又称“大坪”。
“闭关”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复卦象辞;“先王以至曰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是斋戒安身静养的意思。
后世谈到闭关,就拿释迦牟尼掩室于摩竭,维摩缄口于毗耶等来明,禅宗尤盛此风。及至后来,不管什么宗,动不动就是闭关,什么“拜经关”、“念佛关”、“生死关”……名目繁多——宗门相传:“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
南怀瑾先生闭关的大坪寺,在中峰顶上。要到达大坪寺,只有悬崖峭壁上的两条山路,一条则猴子坡,一条叫蛇倒退,光听这两个名字,就知道大坪寺不是一般人可以上得去的地方,所以,这里几乎常年很少有什么游人香客。
山上吃水困难,只靠一个蓄水池,积存雨水和冬天的雪水。
南先生在这里时同出家人一样,也是“过午不食”;吃的菜叫做“万年菜”——辣椒、盐巴和干菜;初一、十五,有一点豆腐吃,就算“开荤”了。
每年农历十月以后,大雪封山,好几个月寸步难行,南先生有两句诗描述当时境况——“长忆峨眉金顶路,万山冰雪月临扉。”
据大坪寺的开山祖师松月老和尚出家以后,独自住在中峰绝顶的草茅丛中,同猴子、老鸦和蛇为伍,还有一只为他巡山的黑虎;没有吃的,只能吃乌头,乌头有毒,而这老和尚吃了居然没事。
后来,大坪寺每年冬天,全体僧众都要吃一次乌头,来纪念松月老和尚的苦行精神。
南先生当年到这样一个地方闭关,他的勇气、他所面临的困难,常人是难以想象的。
*
山下有个山王庙,山王——山中之王,大老虎也。
山王庙中*供着一只泥塑的大老虎,浑身黑色的大老虎,相传就是保护松月和尚的那只黑虎。南先生进到庙里,第一个感觉自己好像来过这个地方,他童年时代“三个梦”当中的第二个梦,在这里得到了应验,梦中趴在他身上的那只大黑虎,同山王庙里供的这只大黑虎一模一样。
南先生后来,命中注定他要到峨眉山闭关,而他的闭关一定是顺利的,因为有这只大黑虎保护。
有些人一提起南先生,就他是个老和尚;其实他一生中并没有当过和尚,只有这一次“削发为僧”的经历,当的还是个假和尚。
南先生当时已经成家、有妻子儿子,他不想出家;但为了修证佛法,他要到这里闭关——寺庙规定,在这里闭关必须当和尚,要削发、要穿僧衣,南先生接受了,只是没有受戒。
三年之中,南先生独处幽室,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埋头阅读《大藏经》。
《大藏经》是汉佛教经典的总称,也叫《藏经》、《一切经》,内容分经、律、论三大部分,包括了印度和中国的佛教著述,南北朝开始编辑,至唐代已有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以后各代有新译经和著述入藏。
南先生在大坪寺闭关时,把整部《大藏经》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这就为他日后被奉为“禅宗大师”奠定了甚础。
*
“哎呀——累死我了!”周大军拄着登山杖,弯腰喘气。
昨日别过梁先生后,周大军、贾长生、苏盈、南郭亮四人随同钟晴又返回峨眉山,拜访大坪寺。
大坪位于黑白二水之间,山势险峻、孤峰凌空,仅东北两侧各有一陡坡上下——周大军每日里除了玩牌、玩手机就是玩游戏,极缺锻炼,攀爬没半天,已经歇了十余起。
“主公,你又休息了?”贾长生龙精虎猛,上蹿下跳在秀体能。
“是啊——”周大军倚杖长叹:“咱不又走了五分钟吗?”
“要不这样——”贾长生道:“我走得快,我先上去看看,如果有什么迹象,我再回来告诉主公。”
“行啊!好——”周大军知道,贾长生作为修行人对玄界灵气生有感应,原先寻找岳王神枪时,就见识了他这一能力:“你如果觉察到什么,别轻举妄动——等我上去。”
“好咧!”贾长生道:“那主公您慢慢爬吧,心猴子捣乱啊哈哈……”
峨眉山猴子天下闻名——它们憨态可掬,聪颖灵敏,见人不惊,与人同乐,非常讨游人喜欢,成了峨眉山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
“放心吧!”周大军指着身边的钟、苏二人道:“这不有钟姑娘和苏吗?要担心也担心老南郭,又甩没影儿了……”
“呵呵,峨眉山的猴子可厉害了!”钟晴笑道:“你们来得少不知道,和它们相处有许多禁忌。”
“有许多禁忌?比如呢——”周大军好奇,而且想趁聊天多歇歇。
“比如不要去主动勾搭猴子,别穿红衣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