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三把火烧工作模式(1/4)
连着将人力处和财务处的刺头给收拾妥当了,赵寒梅在报社的威望瞬间达到了顶峰,也为她继续改革立新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可是,物极必反。在不久之后,赵寒梅却要为她的杀伐决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不过,目前的形势对于赵寒梅来却是极好的。一些原本还想跃跃欲试、挑战赵寒梅权威的鱼虾看到吴友德和王大庆这些元老级的人物都被撵下台了,就再也没有人敢存有这份心思了。
人事需要继续调整,账面漏洞得赶紧想办法解决,继续从银行贷款发工资肯定是不行的。而要改变这两个方面,就需要从整体上调整报社目前的局面。于是,第三把火,赵寒梅想彻底整顿目前的工作模式,因为她一直对闫锋所提倡的“全员创收”的工作模式颇有微词,更对现在记者们的工作态度十分不满意。看似是吴淞差点将报社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其实,白了,他只是个替死鬼。这么一个有着缺陷的稿子能够堂而皇之的上了日报的一版,经过多少人的手?但凡是有一个关口能够把持住,也不至于那么被动。
报社目前的局面十分混乱,记者不像记宅不像,广告人员出门冒充记宅拉底了报社员工的整体素质。
她初步计划好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将原有的广告部人员抽出部门人员,分配日报、早报以及各家子报、杂志等各个媒体中,广告部人员可以与记者互动起来,多做活动策划,稿子由记者来采写,出谋划策。
赵寒梅相信自己此举肯定会得到众人的拥戴,特别是隶属于记者部门的人。要知道记者们只会采访写稿、做策划都是外行,更别提出门拉广告要钱了,自己当年不就是备受要出门拉广告的苦恼?这么长时间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被闫峰逼的叫苦连天。
按照她原来的计划,会将这个想法与汇报报社目前的财务状况,一起在自己上任后的第一次全体大会上透漏给报社的所有人。
可是她没有想到自己想废除“全员营销”的这个想法,却第一个受到了自己一直都很看重的老大姐于娜荃的反对。
此时,于娜荃已经是早报的副总编了,当然是赵寒梅一力提拔上来的。
“社长,废除全员营销、创收的想法,可否听我几句话?”
赵寒梅自然知道于大姐的反对绝对不是恶意的,而是有自己的考虑在其中。于是,两人开始了一场深入的谈话。
“于大姐,私下里您就喊我寒梅吧,我这社长做的也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窝囊的报社社长了吧?呵呵”
于娜荃很喜欢赵寒梅的谦虚,索性也不拘着这些礼节了。“既然你喊我一声大姐,我就倚老卖老的我心中的想法吧。”
她接着道:“闫峰当年之所以想出这么个办法也不是他原创的。其实从200年开始,全国的纸媒行业都面临着不的冲击,海城日报社的广告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一落千丈了。我记得没错的话,你那会是刚到报社吧?你没有经历过以前的报社,所以没有对比。但是我们这些老记者很明显就能感觉出报社已经是在走下坡路了。”
“我做记者那会,报社的福利待遇真是没得的,在海城市也是数一数二的。报社的记者出门都是大爷,采访都是车接车送,逢年过节,报社发的东西连洗发水都给你准备好了。呵呵,就我家现在还盖着当年报社发的毛巾被呢。可你听过报社还有这样的辉煌吗?”
“你,你们这些年轻人不知道前后的变化,但我们这些老人知道啊,的人开始抱怨是因为闫峰的管理不善才导致的经营状况江河日下。不得已,闫峰去了全国各地的知名传统媒体,考察市场。结果得回来的结果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惊讶,海城日报社的没落不是个例,而是顺应时常发展的大潮流。”
“闫峰的功过轮不到我指点评价,但是他处处为报社这几千人的生计着想这一点我还是很欣赏的。”于娜荃:“在考察时常的过程中,闫峰还从外面得到了一些所谓的那些传统媒体创新的管理模式。全员营销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当年他提出这个办法的时候,除了他那几个死党之外,也是得到了各方的反对。让记者出门拉广告,这不是自掉身价吗?大又是一通抱怨。可是闫峰此时仿佛是下定决心般的,死活不改自己的初衷。于是,这条规定就那么执行下来了。”
其实赵寒梅知道,那会闫峰是真的被钱给逼的,近两个亿的贷款在账面上放着呢?他能不着急吗?
听于娜荃也提及了这事,赵寒梅就索性把自己知道的这件近两亿的贷款给了于娜荃听。
总是老于大姐历经大风大浪,但是当她听到了报社竟然有了近两个亿的贷款时,震惊不已。“我的老天爷,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贷款?不就是去年年底的时候贷款发的奖金吗?”
“含于大姐,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把王大庆这个刺头给整走了吧?报社欠的这两个亿的贷款里面,少也有他二十分之一的功劳。我也想好了,我不能自己将这笔账给担起来,过几天的全体大会,我会将现在报社的真实状况给公布出来。”
于娜荃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爱尚小说网
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