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务期实用(1/2)
“假定万殊之物界为实在,而分门别类穷其理者,是为格物学之观点。”————————【原儒】>
“都起来。”天子摆了摆袖,双手负在身后,号召道:“马钧,走近前来,看看这个地动仪,可否修复如初?”>
马钧作为汉末魏初最精彩的创造家,在器物创造上的禀赋不逊于张衡,历史上此人连失传数百年的指南车都能通过典籍的几句样式功效的概括而研制出来,如今有地动仪原件,天子也已打算派人寻访张衡后人,以马钧的才干,应当不难修复。>
“臣、臣、臣不知道。”马钧支支吾吾的说道,他忍不住好奇抬头打量了一下地动仪复杂的内部结构,固然残缺不全,但他的眼力像是被黏住了似得,很久难以移开。>
眼前精密的仪器简直是马钧生平仅见,他自问并不如何痴迷巧技,然而一旦见到地动仪,就不可避免的被深深的震动到了,似乎在心里有一种原始的情绪,告诉他生来就是做这个的,研究巧技才是他一生的回宿而不是捧读经书。>
天子没有料到马钧心里会有如此复杂的情绪,更没有预感到这次将会转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王辅在一边有些不乐意于马钧的回复,斥责道:“未经查实,焉能说自己不知道?”>
见马钧惭愧的低下了头,眼力闪耀,不知在做什么思想挣扎,王辅又掉头对天子说道:“陛下,马德衡此人有巧思、善技艺,若能给他时间,将地动仪视察透彻,必能使此物修复一新。”>
王辅的评价让马钧有些不大兴奋,潜意识的认为这个评价是形容匠人的,而且天子选官用人不都看学识经术么?自己这么个匠人评价,哪里还能进天子的眼?>
天子看到马钧局促的样子,忽然想起了年初王端跟他提议过的事情,那时候马钧成功打造出了曲辕犁,天子想给他赏赐,是王端当时建议说让其进太学,原因是此人曾经求学而不得。>
看来此人还在兴趣爱好与理想现实之间迟疑未定啊,也对,他这个年纪正是迷茫的时候。>
没有对一个行业的热情,就不会有多大的创造力,马钧在天子心中的定位可是创造家和设计工程师。假如不能让他坚定对制作的信心,知道这世上除了经学还有别的前途,即便天子让他往做,马钧也不会投进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到头来也只是一个优良的工匠而已。天下的读书人太多了,并不缺马钧这一个,但优良的、能够增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创造家却少得可怜。>
由此,天子深觉有必要给他建立信心,免得他从大流往治学的道路上往了:“你可曾读过《礼记》中的《大学》篇?”>
“读、读过。”马钧立即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力,认为天子是要考校他的学问。>
王辅则是有些纳闷,不知道天子怎么忽然转变了话题。>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子简短的说完,下意识的往身后看了一眼,今天出来的早,荀攸此时尚在承明殿处理政务,故而没有随着过来。此时天子身边只随着侍中皇甫郦和黄门侍郎毌丘兴,两人都不是纯粹研究经学的儒士,对天子注解经书章句的行动并无多少抵触的情绪,也没有荀攸、杨琦等人那么敏感:“最要紧、也最基础的,就是‘格物致知’四字。”>
天子侃侃而谈:“什么是格物致知?就是探究天地之间诸多事物何以存在、有何用处、彼此联合又能如何?所以求知者,务得亲身往实践验证,致使穷究事理,这便是‘格物’。而后将其回纳总结,获得新知,此即所谓‘致知’。”>
马钧半张着嘴,全然没想过‘格物致知’能这么解释,这可跟太学明经科的《礼记》博士所说的不一样啊。不仅是马钧,就连皇甫郦与毌丘兴的脸色都是惊异万分,反倒是刘琬两手紧握于胸前,一副深认为然的样子。>
在天子的解释中,‘格物致知’就是指是主体对客体有目标、有意识的实践改革运动,人必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探究与科研精力,而不应当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可、可是,郑公有、有注称,‘格,来也。物,犹事也’。”马钧曾在郑玄来太学论战时顺便‘谈经’的时候,蹭过几次课,对这一节记忆犹新。在认真讨论经义的时候,他倒是能一口吻说出话来了:“格物致知,莫不是说‘知于善深则来善物,知于恶深则来恶物’么?”>
格物致知是最难解释的一个儒家重要概念,也是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认识论、方法论。>
在天子看来,郑玄的解释是错的,不仅如此,就像带队一样,他这个领头的前人走错了路,后代为其影响的学者也随着走上歪路,将格物致知的解释发展成‘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往‘知己’、‘天理’这种道德层面上往了。完整偏离了天子所认为的宗旨,也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知识分子看待科学研究的态度。>
“《大学》中所言‘物格而后知至’,是先有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强药王
凡女升仙
我一定是个假和尚
玄冥真解
末世之长歌行
超级大腿系统
请扮演渣女[快穿]
弃儿
帝国第一宠:宝贝,爱你上瘾
唐词